釋放電流前通過電極片檢測心率是否符合使用條件(圖片來源:網絡)
機器本身會自動判讀心電圖然后決定是否需要電擊。全自動的機型甚至只要求施救者替病患貼上電擊貼片后,它即可自己判斷并產生電擊。半自動機型則會提醒施救者去按下電擊鈕。在大部份的場合施救者即使誤按了電擊鈕,機器也不會作出電擊,有些機型更可使用在兒童身上(低于25公斤或小于8歲),但一般必須選擇兒童專用的電極貼片。
AED設備說明圖(圖片來源:網絡)
AED設備使用起來很方便,只需簡單的五個步驟:
1. 開啟AED,打開AED的蓋子,依據(jù)視覺和聲音的提示操作(有些型號需要先按下電源)。2. 給患者貼電極,在患者胸部適當?shù)奈恢蒙?,緊密地貼上電極(通常而言,兩塊電極板分別貼在右胸上部和左胸左乳頭外側,具體位置可以參考AED機殼上的圖樣和電極板上的圖片說明)。3. 將電極板插頭插入AED主機插孔。4. 開始分析心律,在必要時除顫,按下“分析”鍵(有些型號在插入電極板后會發(fā)出語音提示,并自動開始分析心率,在此過程中請不要接觸患者,即使是輕微的觸動都有可能影響AED的分析),AED將會開始分析心率。分析完畢后,AED將會發(fā)出是否進行除顫的建議,當有除顫指征時,不要與患者接觸,同時告訴附近的其他任何人遠離患者,由操作者按下“放電”鍵除顫。5. 一次除顫后未恢復有效灌注心律,進行5個周期CPR(心肺復蘇術)。除顫結束后,AED會再次分析心律,如未恢復有效灌注心律,操作者應進行5個周期CPR,然后再次分析心律,除顫,CPR,反復至急救人員到來。
飛利浦HeartStar FRX、HeartStart OnSite智能救心寶(圖片來源:網絡)
飛利浦HeartStart OnSite智能救心寶產品重量、體積最小,進入中國最早(2014年),全球知名度最高,占有率最高,電極片設計簡便,經驗豐富,專業(yè)論文及專利非常多。該AED沒有可視屏幕,而是通過語音提示指導操作。 飛利浦HeartStar FRX整機重量小于等于1.5kg,尺寸小于6 x 18 x 22cm,智能除顫電極提前預置在AED中,開機后無需再連接電極到機器上。同時配有成人、兒童/嬰兒通用電極。
美敦力-菲康旗下AED產品(圖片來源:網絡)
菲康品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,與世界醫(yī)療產品巨頭美敦力合并,自此菲康成為美敦力的一個業(yè)務部門。2012年由于雙方合作理念的差異,菲康又從美敦力品牌中獨立出來,2013年菲康作為獨立品牌再一次回到世界醫(yī)療行業(yè)內運營。從1955年菲康品牌創(chuàng)立至今,該公司一直只專注急救除顫領域產品的研發(fā)和生產。
菲康Lifepak CR Plus全自動體外除顫儀采用傻瓜式設計,緊急情況下只需取出電極片貼到病人指定身體部位(粘貼部位在電極片及機器上有簡單形象的圖片標識,簡單方便)即可自動識別分析病人生命體征,如儀器分析判定需要除顫會自動啟動除顫,并伴有語音提示,為非專業(yè)醫(yī)護人員提供放心快捷有效的急救工具。
卓爾公司旗下的ZOLL AED Plus公共除顫設備(圖片來源:網絡)
卓爾是世界急救復蘇領導者,總部位于美國馬塞諸塞州,專業(yè)致力于開發(fā)和銷售醫(yī)療設備和軟件解決方案。卓爾的AED Plus 配備 了Real CPR Help®(實時按壓反饋),是一款具有心肺復蘇反饋工具,能夠監(jiān)測心肺復蘇質量并為胸外按壓深度和速率提供實時反饋的AED,具備語音和文字提示功能。
日本光電旗下AED產品(2150K系列及最新的3100系列)(圖片來源:日本光電官網)
日本光電成立于1951年,產品涵蓋了心電、監(jiān)護、神經電生理、急救、臨床檢驗、實驗室設備、臨床信息系統(tǒng)以及家庭醫(yī)療保健等諸多領域。自1990年至2008年,日本光電陸續(xù)在中國設立了三家分公司:上海光電醫(yī)用電子儀器有限公司、美荻特光電醫(yī)療軟件(上海)有限公司和尼虹光電貿易(上海)有限公司。2012年7月1日,為了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,向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,日本光電整合三家公司的資源,成立了全新的上海光電醫(yī)用電子儀器有限公司。
2150K系列產品標語為“只需三步,即可挽救一條生命”。第一步打開蓋子,立刻有語音提示,指導救援人員如何施救。第二部只需將撕開襯墊后的電極片粘貼到患者身上(不需要區(qū)分左右電極)。第三步按下電擊按鈕進行電擊即可。
而該公司最新的3100與2150K系列相比,前者體積減小40%,重量減輕15%,電極帶有彩色圖解,可以高效指導救援人員將電極粘貼至正確位置。
邁瑞醫(yī)療旗下AED產品,型號:BeneHeart D1(圖片來源:網絡)
在邁瑞成功研制出AED之前,世界上制造AED的公司主要有美國的菲康、ZOLL和荷蘭的飛利浦。邁瑞產品投放市場前,中國市場上的AED幾乎全部由這三家公司所壟斷。當時,每臺AED價格在4萬元以上。為填補AED技術的國內空白,國家科技部將AED項目列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,項目落戶邁瑞公司。邁瑞的加入,使得每臺AED的價格從4萬元下降到了2萬元,極大地改變了AED的市場格局。
邁瑞醫(yī)療旗下的BeneHeart D1是配有可視7寸大屏,易于指導,一鍵切換中英文語音,一鍵切換成人/兒童模式等先進功能,適用性強,數(shù)據(jù)導出方便全面。
我國央視關于AED的相關報道(圖片來源:網絡)
美國、日本、瑞士、德國等國,公共場所AED配置率高,連大巴車、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都有設置,AED有定位和報警系統(tǒng)。同時每年還有專項基金用于實施公眾除顫計劃,鼓勵接受培訓的非專業(yè)大眾能隨時使用AED急救,實現(xiàn)了民眾急救知識的高度普及,一般中小學生都有相關的急救培訓。 截至2015年,全球自動體外除顫儀的產值約為9.5億美元。與發(fā)達國家相比,中國的便攜除顫市場尚未真正啟動,國內市場規(guī)模在2010年僅有約1億元,而我國約有房顫病人800萬~1100萬名,每年大約有100多萬病人死于心臟驟停,具有較大的潛在市場(數(shù)據(jù)來源:中國知識產權報)。
據(jù)有關資料統(tǒng)計,各國每10萬人配有AED的數(shù)量:日本235臺、美國317臺、澳大利亞44.5臺、英國25.6臺、德國17.6臺、香港地區(qū)10臺。而中國每10萬人的AED數(shù)量,約0.2臺,趨近于零。
201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》(圖片來源:網絡)
評論
請登錄后參與評論...
登錄后參與討論
提交評論